2025 年 8 月 12 日,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央银行(CBUAE)正式宣布启动国家数字货币数字迪拉姆(Digital Dirham)的发行工作。作为中东地区最先进的央行数字货币(CBDC)项目之一,数字迪拉姆基于多年研发成果,旨在重构阿联酋金融基础设施,提升支付效率、扩大金融普惠性,并强化迪拉姆的国际地位。截至 2025 年 8 月 13 日,其核心系统已完成部署,进入分阶段推广的关键时期。
定位与核心目标:不止于支付工具
数字迪拉姆是阿联酋法定货币的数字形式,与现金迪拉姆具有同等法律地位,在所有支付场景中均被接受。其设计目标明确包含四大维度:
- 金融韧性提升:通过分布式账本技术(DLT)构建抗故障的支付系统;
- 效率与成本优化:实现即时支付结算,大幅降低跨境交易成本;
- 普惠金融推进:为无银行账户人群提供数字金融服务入口;
- 货币国际化:借助跨境场景增强迪拉姆的区域及全球影响力。
值得注意的是,初期数字迪拉姆不支付利息,以避免冲击银行存款体系,明确其“支付工具”而非“储蓄工具”的定位。
技术架构与创新:区块链赋能的系统设计
数字迪拉姆运行于许可型分布式账本平台上,结合了隐私保护与监管透明性:
- 双层分发模式:央行向持牌金融机构(银行、支付公司、金融科技机构)发行货币,再由其分发给终端用户,降低系统性风险;
- 电子钱包集成:用户通过 CBUAE 官方数字钱包进行交易,支持账户匿名化标识,在保护隐私的同时满足反洗钱要求;
- 可编程性与扩展性:支持智能合约,为代币化资产分式所有权、自动福利发放等场景提供底层支持。
该架构兼容现有支付系统,并能对接新兴数字资产网络,为未来金融创新预留空间。
应用场景:覆盖全生态支付需求
数字迪拉姆定位为“全民支付工具”,其适用范围包括:
- 个人场景:P2P 转账、线上线下购物、跨境汇款;
- 企业与政府场景:B2B 支付、政府福利发放(如智能社会福利钱包)、税款缴纳;
- 创新试点:已在亲子零花钱管理、旅游消费钱包、资产代币化等场景完成测试。
例如,阿联酋 RAKBANK 已通过 mBridge 平台,实现 eCNY(数字人民币)对数字迪拉姆的实时跨境兑换,交易耗时从数天缩短至秒级,成本降低超 50%。
推出战略与路线图:审慎分阶段实施
根据 CBUAE 公布的最新计划:
- 2025 年第四季度:启动零售端试点,在限定场景开放公众使用;
- 分阶段扩展:依据测试反馈逐步扩大交易规模和应用范围,确保系统安全性与用户信任建立;
- 离线功能开发:支持无网络环境下的支付,提升沙漠地区及特殊场景可用性。
2025 年 8 月 6 日,CBUAE 发布专项政策框架报告,强调其设计严格遵循 IMF 与 BIS 国际标准,为全面推广铺平道路。
跨境支付与国际合作:布局货币新秩序
数字迪拉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其跨境支付能力,重点体现在:
- mBridge 项目主导者:与中国、泰国、香港央行及国际清算银行(BIS)合作,构建多国 CBDC 结算平台;
- 中东金融枢纽战略:优先打通 MENA(中东及北非)地区跨境走廊,推动迪拉姆成为区域贸易结算货币;
- 对抗传统代理行模式:通过点对点交易减少对美元等第三方货币的依赖,提高本地货币直接兑换效率。
未来影响与行业变革:重塑中东金融格局
数字迪拉姆的推出将带来多重变革:
- 刺激合规稳定币发展:如 ADQ 与第一阿布扎比银行(FAB)获批推出的迪拉姆锚定稳定币,将与 CBDC 形成互补生态;
- 推动数字资产基建:RAKBANK 与 Bitpanda 合作打造数字资产托管与交易平台,加速阿联酋合规加密市场扩张;
- 提升地缘金融话语权:作为阿拉伯世界首个推出独立货币符号(含数字版本)的国家,阿联酋正以 CBDC 确立其区域数字金融领导地位。
结语:国家金融转型的核心拼图
数字迪拉姆不仅是技术迭代的产物,更是阿联酋“金融基础设施转型计划(FIT)”的核心载体。随着 2025 年底零售试点的临近,阿联酋正迈向 “无现金社会”与“智能经济”的关键转折点——其成败不仅关系本国经济愿景,更将为全球新兴市场提供央行数字货币的“中东范式”。未来数月,技术稳定性测试、用户教育与国际通道扩展将成为 CBUAE 的核心攻坚方向。